南工教研〔2023秋〕10号
各学院:
为响应社会发展需要,拓宽学科边界,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助力学生成为宽口径、多方向、复合型人才。现面向2021级、2022级本科生,开展首批微专业招生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微专业简况与招生简章
微专业旨在围绕某一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以重组专业课程和开展混合式教学为着力点,通过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实施灵活而系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
南京工业大学首批开设的微专业有:城市空间信息工程、低碳建筑智能化、工业智能、分子智能设计与计算模拟、智能交通与智慧公路、石化企业管理。
各微专业简况如下表:
微专业名称 | 学分 | 课程 门数 | 授课 方式 | 招生面向专业 | 招生 人数 | 招生学院 | 咨询电话 |
城市空间信息工程 | 13 | 7 | 混合 | 面向所有专业 | 40 |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 邵老师 15601580022 |
低碳建筑 智能化 | 11 | 6 | 混合 | 面向所有专业(建筑、能源、自控及计算机等专业优先) | 40 | 城市建设学院 | 刘老师 13915923922 |
工业智能 | 15 | 8 | 混合 | 面向所有专业 | 40 |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 王老师 13915976325 |
分子智能设计与计算模拟 | 15 | 6 | 混合 | 面向所有专业(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能源材料、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专业优先) | 40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王老师 13814052178 |
智能交通与智慧公路 | 12 | 6 | 混合 | 面向所有专业(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 城市建设学院优先) | 40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边老师 13770622176 |
石化企业管理 | 14 | 7 | 直播 | 面向所有专业(经管类专业除外;理工科专业优先) | 40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童老师 15252474298 |
各微专业招生简章可登陆网址或者扫码查看:https://www.zhihuishu.com/activitiesh5/pages/MicroSpecialty/web/njtechMore.html

(招生简章二维码)
二、微专业修读与管理
1.修读方式:①混合式,理论课程线上自主学习为主,直播或线下集中学习为辅,实践课程线下集中学习为主;②直播式,直播或线下集中学习为主,线上自主学习为辅,主要集中在周末或晚上授课。
2.修读年限:2~3个学期,最长学习时间不超过录用日期后24个月。
3.成绩管理:课程成绩在《南京工业大学学生成绩单》单列体现;微专业课程成绩不纳入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微专业课程成绩不能代替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成绩。
4.学籍管理:修读微专业的学生不再单独设置学号,使用原学号修读;
5.证书发放:完成微专业相应课程,并通过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将获得南京工业大学颁发的微专业修读证书。
*微专业是非学历教育,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
6.收费办法:首批微专业首轮招生,本校学生暂不收费。
三、微专业招生对象与报名条件
1.招生对象:我校2021级、2022级、2023级普通全日制在籍本科生。
2.报名条件:身心健康、学有余力、自主学习能力强,主修专业所有已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须达到2.0及以上(2023级学生无此要求)。
四、微专业招生时间与日程安排
时间 | 日程安排 | 备注 |
10月27日18:00 | 微专业推介会 | 弘毅楼(国家重点实验室)五楼报告厅 |
10月27日-11月3日 | 学生线上报名 |
|
11月10日左右 | 各微专业开始上课 |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
五、微专业报名方式
学生须通过“本科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教务系统”)进行报名,具体步骤为登录“教务系统”→“报名申请”→“微专业报名”→查找需要报名的微专业→报名。
六、微专业咨询
各微专业咨询事宜可加南工大微专业QQ咨询群(925736214)进行了解。

(南工大微专业咨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