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教研〔2024秋〕06号
各学院、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发挥优质教材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数智赋能教材建设,学校决定开展2024年度校级重点教材暨数字教材立项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立项范围
1.修订重点教材:出版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间(由出版社正式出版,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使用效果好的教材。
2.新编重点教材: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支柱产业等,反映学科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内容创新、富有特色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教学急需、填补学科专业空白的教材;围绕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四新”建设,能体现行业发展最新技术与先进水平的产教融合教材。
3.数字教材:本次立项支持的数字教材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出版社数字出版,包括文档资源、网络音视频资源、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案例、思考题和习题集、试题库等多种形式教学资源在内的,基于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的新形态数字教材。
二、申报要求
依据《南京工业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附件1),申报校级重点教材须满足以下条件:
1.编写人员
教材编写所有成员(含主编/负责人)须政治立场坚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研究能力和丰富的实践阅历。
教材主编应为本校教师,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修订教材涉及主编变更的需取得原主编授权后进行修订工作。申报数字教材的主编(负责人)原则上为相关课程负责人或实际承担该课程教学工作,并且有数字教材开发意愿。
2.教材内容
教材编写实行主编(负责人)负责制。主编(负责人)主持编写工作并负责统稿,对教材总体质量负责。教材要坚持价值引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质量为先,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反映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新成就,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守正创新,反映先进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综合运用多种介质,创新教材形态;应具有时效性、互动性、实用性,能够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严守出版规范,数字资源和工具须部署在出版单位自主可控的公共服务平台上,平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备案,并确保数字资源安全。教材所含资源不存在版权问题。
3.学院申报审核
学院须对申报教材及编写所有成员(含主编/负责人)开展审核工作,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小组对审核通过的申报教材及材料进行公示。公示应包括推荐教材的名称、国际标准书号、主编/负责人及编写人员、出版单位等相关信息,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4.时间要求
修订重点教材须在3年内实现再版;新编重点教材须在2年内实现出版。
本次数字教材建设周期为6个月,立项的数字教材须在发文公布后半年内完成建设,最长不超过 1 年。
5.其他
纸质教材(含纸质教材附带数字资源)样稿均须完成80%以上。
三、材料报送
申报材料以学院、部门为单位进行报送,不限项。10月25日前,请按以下要求报送材料:
(一)纸质教材(含纸质教材附带数字资源)
1.《南京工业大学校级重点教材(修订、新编)申报汇总表》(附件2),电子稿以“学院名称-汇总表”命名,纸质稿一式1份。
2.《南京工业大学校级重点教材(修订、新编)申报表》(附件3),电子稿以“学院名称-主编姓名-教材名称”命名,纸质稿一式7份。
3. 教材样稿,纸质版1份。
4. 教材样书1套(仅对于修订教材)。
5.《南京工业大学教材建设审核意见表》(附件4),电子稿以“学院名称-教材建设审核意见表”命名,纸质稿一式1份。
6. 所在学院、部门对申报的教材及材料公示打印盖章纸质版1份、电子版1份。
(二)数字教材
1.《南京工业大学教材建设审核意见表》(附件4),电子稿以“学院名称-教材建设审核意见表”命名,纸质稿一式1份。
2.数字教材项目负责人填写《南京工业大学数字教材建设申报表》(附件5),电子稿以“学院名称-项目负责人姓名-教材名称”命名,纸质稿一式7份。
3.《南京工业大学数字教材建设申报汇总表》(附件6),电子稿以“学院名称-汇总表”命名,纸质稿一式1份。
报送地址:教务处(明德楼115)
电子邮箱:jwcjy@njtech.edu.cn
联系电话:025-58139182
教务处
2024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