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通知 > 教学研究 > 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校级教改研究课题立项建设暨省级教改研究课题推荐工作的通知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4-22

南工教研〔2025春〕11


各学院、部门: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对教育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根据《关于做好202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附件1)、《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附件2),学校将组织开展2025年校级教改研究课题立项建设暨省级教改研究课题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宗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巩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推动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引导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结合我省、我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积极探索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要求,着力研究和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探索形成学校乃至江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培育一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不断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我校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整体水平,助力江苏高等教育现代化强省建设。

二、申报要求

1.研究选题应具有较强针对性。选题应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价值、富有创新性、致力于研究和解决创新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关键问题,重点应围绕人才培养体制、模式、途径、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探究,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重要作用。具体选题范围可参考《2025年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研究指南》(附件3),课题名称自定。

2.研究实施路径明确及保障措施完备。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有整体的研究与实施方案,有明确的预期成果。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较好的推广价值。在课题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研究资源和研究基础,在人员投入、经费支持和研究条件等方面具有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措施。

3.鼓励校际院际协同研究。支持和鼓励整合多所学校、学院研究力量,联合申报课题,以促进校际、院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联合申请的课题需明确主持单位和课题负责人。

4.选题与申报的限制性条件。已经列入教育部、省教育厅、江苏省高校哲社、江苏省教育规划等各类课题,及学校往年各类教改课题(含课程思政、人工智能、美育、劳育、产学研等相关课题)不得重复申报。凡立项的在研教改课题、未通过结题的教改课题主持人一律不得申报。凡被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作撤项处理的课题主持人,暂停一次申报省级教改课题。

5.课题负责人的限制性条件。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2人,且每人限申报一项课题。申报重点课题的主持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

三、申报限额

1.课程思政专项课题每学院限报3项,美育专项课题每学院限报3项,非课程思政和非美育的课题每学院限报10。学院须对本院申报材料进行排序,课程思政专项、美育专项、非课程思政和非美育的课题统一排序。

2.重点通识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专项。本年度新增重点通识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专项一期项目,仅面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数理科学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组织申报,支持思政类、高等数学类、大学英语类课程开展教研教改。课题可选取课程知识图谱建设、题库建设、教学组织方式、考核方式等多个视角进行研究和实践。每类课程推荐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6项。

3.课题主持人可自行联系争取研究会申报指标。各有关研究会申报限额如下: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4项,省高教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省高教学会高校成人教育研究委员会、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委员会各3项,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会、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研究会各2项,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1项。

4.根据课题的前瞻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学校将遴选出校级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并择优推荐申报省教改课题。学校推荐申报省教改课题限额18项,其中重点课题推荐数量不超过9项,现任校领导牵头主持的课题不得超过20%2023年以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获奖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四、课题资助与管理

(一)省级课题

1.省级立项课题资助标准:重中之重课题6/项、重点课题2.5/项、一般课题1/。资助经费可从学校下达的学院学科建设经费或品牌专业建设经费中列支。鼓励学校与合作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合作单位可按不低于本建议标准的金额给予经费资助。

2.省级教改课题实行分类管理,重中之重课题和重点课题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管理,一般课题由学校代为管理。具体要求参照《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二)校级课题

1.根据学科一体化管理办法,校级立项课题由主持人所在学科或学院,参照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0.5/项的标准资助。内容相近且以往给予过资助的研究项目,本轮可不予资助。

2.重点通识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专项课题,教务处按照重点2/项、一般1/项进行资助。

3.立项课题将在2025年奖励性绩效核算时,根据《南京工业大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认定教学业绩点。

4.校级课题重点项目由学校负责结题工作,一般项目由所在学院负责结题工作。

五、课题申报与材料报送

(一)课题申报

1.课题主持人撰写《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请表》(附件4),56日前,完成教科研平台填报,平台网址:https://njtech.kypt.chaoxing.com/

2.申报表在教科研平台须提交PDF稿,为做到评审公平公正,对提交的PDF稿申报书提出以下要求:

1)以课题名称-申报表命名,不要出现课题主持人姓名和推荐单位名称;

2)删除封面的推荐单位”“课题主持人”“联系电话

3)第3页部分,课题主持人信息只保留专业技术职务,课题组主要成员信息只保留专业技术职务”“课题组中的分工

3.分管教学负责人58日前,完成系统审核。

(二)材料报送

申报材料由学院整体报送,不接收教师单独申报。报送材料要求如下。

1.申请表(信息完整版,不要隐去主持人、课题组成员和推荐单位信息)纸质稿1份;

2.教科研系统导出汇总表1份。


报送截止日期:510

报送地址:江浦明德楼115

电子邮件:jwcjy@njtech.edu.cn

联系电话:58139182



教务处

202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