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教研〔2025春〕13号
各学院、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厅〔2022〕1号)精神,全面落实《南京工业大学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建设优质美育课程资源,现开展南京工业大学美育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立足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通过挖掘公共艺术类课程的美育价值,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美育精品课程,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人文情怀,助力构建更高水平的高校美育教育体系。
二、立项数量和申报范围
1.立项数量:2025年学校拟立项建设美育精品课程10-15门。
2.申报范围:
本次美育精品课程申报面向公共艺术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拟新建课程、已有基础的美育课程均可申报。已有建设基础的申报课程需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创新性,并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继续开设。拟新建课程需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课。
三、申报条件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须是我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应合理配备,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保障线上、线下教学有序运行。同一课程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门课程,课程负责人限一人。
四、建设要求
1.立项课程原则上须在立项后至少持续开课4学期,并不断进行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形成鲜明特色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2.鼓励立项课程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教学方法,焕发课堂生机活力。
3.课程目标应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
4.课程以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类、艺术实践类为主体,具体类别包括音乐、美术、设计、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鼓励学科融合;课程应注重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
五、项目管理
1.对美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学校将提供10000元/项的专项经费资助,并在2025年依据《南京工业大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对获批项目认定校级课程建设项目重点立项业绩点。
2.美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被推荐参与省高校美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3.本次立项的美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应于两年内按期、保质完成课程申报书约定的建设任务并及时总结。组织结项验收时需提交课程建设结项报告,说明立项以来的课程建设情况,包括建设进展、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育人成效、典型经验等。同时,要提供相关支撑材料,包括完善后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队伍、授课教案(课件)、实践指导、精选教学视频等。
六、申报办法
1.通过电脑端访问“南京工业大学教科研系统 ”(https://njtech.kypt.chaoxing.com/,以下简称系统),进行材料申报和后续管理。课题负责人5月25日前完成系统填报,分管教学负责人5月28日前完成系统审核。
2.课题负责人在系统中上传《2025年南京工业大学美育精品课程建设申报书》(见附件),系统要求以PDF文件类型上传。
3.提交《2025 年南京工业大学美育精品课程建设申报书》纸质版1份,申报书需签章完备。
纸质材料提交截止时间:5月30日
纸质材料提交地点:明德115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58139182
教务处
美育教育中心
202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