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教研〔2025春〕18号
各学院、各部门:
根据《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及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评选工作安排,现开展我校高等教育类优秀本科教材申报推荐暨省内初评专家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教材申报范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国内初版、修订版或重印,正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科研院所)本科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具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的教材。包括纸质教材、纸质教材+数字资源、数字教材等。参评教材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等国家现行教材政策及管理规范。教材的具体评选范围详见附件1。
二、教材申报条件
申报教材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申报教材应符合方向正确、继承创新、科学严谨、设计美观、适教利学、使用效果显著、社会形象好等要求,具体条件详见附件1。
2.教材第一主编为本校教师,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三、教材申报限额
1.学校本科教材推荐限额为5部。
2.在满足以上申报条件的基础上,学院申报不限项。
3.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教材的申报限额不可打通使用,对于同时适用于本科生或研究生教育的教材,须择一申报,不得重复申报。研究生教材请向研究生院咨询申报事宜。
4.多个单位(作者)共同主编的教材,占用教材第一主编(作者)所在单位的申报限额。
四、教材申报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部门要高度重视高度重视优秀教材奖评选工作,充分动员,精心组织、密切协作,切实组织做好相关工作。
2.严把评选质量关。各学院、部门要严格把握评选条件,严格评审标准,将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选推荐的首要标准,对政治上存在问题、出现违法违纪情形或师德师风问题、社会形象负面的实行一票否决。
3.教材申报需选择“单本”或“全册”两种申报类型,不能申报系列教材。同一主编、副主编或第一作者编写的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只能申报一项。
五、推荐省内初评专家
(一)专家推荐要求
1.学术造诣高,教学与评审经验丰富,具备正高及以上职称;
2.不得为本次教材奖申报推荐项目的第一主编(作者),如为参编人员,须注明相关信息;
3.尽可能覆盖更多专业门类。
(二)推荐限额及推荐办法
1.每学院(部门)限报1名专家。
2.以学院为单位填写《专家推荐信息表》
六、教材申报工作安排
1. 7月1日,以学院为单位报送《申报推荐评审表》(附件2)、《申报推荐汇总表》(附件3)、《专家推荐信息表》(附件4);
2. 7月2-3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
3. 7月4日,公示我校高等教育类优秀本科教材遴选推荐项目,公示期5个工作日;
4. 7月4-7日,拟推荐的5部教材根据专家意见修改《申报推荐评审表》,准备“附件材料清单”所列的所有附件材料;
5. 7月8日,推荐的5部教材,报送《申报推荐评审表》及“附件材料清单”所列的所有附件材料纸质版。
七、材料报送
各学院、部门要高度重视优秀教材奖评选工作,认真阅读教材的具体评选范围和参评条件后,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和填报说明,以高度严肃的态度,填写申报推荐材料。
(一)7月1日前报送的材料
以学院为单位,报送以下材料:
1.《申报推荐评审表》(纸质稿1份,电子稿1份,以“学院名称-教材名称-主编姓名-评审表”命名。);
2.《申报推荐汇总表》(纸质稿1份,电子稿1份,以“学院名称-汇总表”命名);
3.《专家推荐信息表》(纸质稿1份,电子稿1份,以“学院名称-信息表”命名);
(二)7月8日前报送的材料
拟推荐的5部教材,以个人为单位报送以下材料:
1.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后定稿的《申报推荐评审表》及附件材料(双面打印并一起装订成册,一式 3 份);
2. 纸质教材提供最新版次印次样书(一式1份)、数字教材提供电子版(光盘或实际销售的载体,一式1份);纸质教材附带数字资源的,提供纸质样书和全部数字资源电子版(光盘或实际销售的载体,一式1份);
八、其他说明
1. 7月1日报送材料时,无需报送附件材料,《申报推荐评审表》无需签章,《申报推荐汇总表》学院盖章;
2.7月8日报送材料时,所提交的附件材料,须逐项对照第二轮通知要求进行准备;
3.请提前准备好教材样书,建议为全新、最新版次、最新印次样书,提前与出版社进行沟通联系。
报送地址:明德楼115
联系人:孙老师
电话:025-58139182
Email:jwcjy@njtech.edu.cn
教务处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