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通知 > 教学研究 > 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第二期校级人工智能类课程立项建设工作的通知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7-04


南工教研〔2025春〕24

各学院、各部门:

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强国、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以及《南京工业大学人工智能课程群建设与实施方案》,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数字赋能本科课程建设,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现组织开展2025年校级人工智能类课程专项二期建设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申报范围

此次申报的课程范围列入2024级或2025本科培养方案,且未在本科教学中开设过的人工智能类课程,包括通识教育类、专业赋能类、前沿技术类等三类课程。2024年第一期已立项的课程,本次不再重复申报

二、建设要求

(一)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团队教学改革意识强烈、理念先进,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课程负责人需具备良好师德师风、较强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与较高学术造诣,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具备较好前期建设基础,注重课程改革的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课程负责人不超过2人。

(二)课程资源建设

在充分调研和研讨的基础上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制作课程教案和教学课件,并进一步规划建设在线课程、教材、实践项目等数字化课程资源,鼓励与相关行业龙头企业产教融合联合开展课程资源建设。

制定课程教学大纲

通识教育和技术前沿类课程系统涵盖人工智能的核心和前沿技术,专业赋能类课程充分体现人工智能赋能各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技术方案和实施路线,注重产教融合制定教学大纲,注意设计课程思政内容。

制作课程教案、教学课件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学时分配和内容,图文并茂制作相应的教案和教学课件,注重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融入教学案例。

建设其他教学资源

鼓励有较好基础的课程建设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践项目、教材等数字化教学资源,鼓励利用人工智能+教育手段开展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三)建设周期要求

课程立项后需在2025-2026学年完成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案、实践指导书等,有建设基础的课程鼓励进一步建设线上课程、教材、讲义等;2025-2027学年至少完成一轮授课(培养方案内开课申请开设通识选修课)。教务处将于2026年6月组织中期验收,需提交课程教学资源;2027年6月组织课程结题验收,需提交课程建设结题报告和授课情况总结报告。

三、建设管理

此次校级人工智能类课程专项二期建设工作,项目分为“校立校助”和“校立院助”两类。校立校助项目,学校给予每门课程2万元建设经费支持;校立院助项目,由学院根据实际给予支持。

四、课题申报与材料报送

(一)课题申报

1. 申报人撰写《南京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类课程建设申报书》(见附件),于9月12日前,在“教科研平台”完成填报,申报表以PDF文件形式上传系统。平台网址:https://njtech.kypt.chaoxing.com/

2. 分管教学负责人9月17日前,完成系统审核。

材料提交

纸质材料以学院、部门为单位进行提交。纸质材料要求如下:

申报书:《南京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类课程建设申报书》(见附件)1份。

教科研系统导出汇总表1份。

纸质材料提交截止时间:9月19日。


提交地址:明德楼115室

联系电话:58139182

电子邮件:jwcjy@njtech.edu.cn

联系人:陈老师